美联储会在何时降息

  ■韩昱

  3月20日,美联储在最新一次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这是今年1月份以来美联储连续第二次维持利率不变。

  此前的2024年9月份,美联储超预期降息50个基点,货币政策正式转向宽松周期;2024年11月份、12月份,美联储又连续两次降息,每次降息25个基点。总体来看,美联储去年全年降息100个基点。但此后美国通胀一度有所抬头,加之劳动力市场仍具韧性,有市场声音开始预测2025年美联储或“不降息”。在今年3月份FOMC会议前,市场对此次美联储“按兵不动”已有充分共识,CME利率期货隐含的3月份暂停降息概率高达99%。此次会议的焦点也因此更多在于,从美联储释放的信号来判断其能否在2025年降息,又可能在何时降息。

  笔者认为,短期内,美国通胀或成为美联储决策的扰动因素,制约美联储降息操作,使其不得不保持观望态势。但当前美国经济降温态势已较为明显,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或支撑美联储在下半年进行降息。

  从通胀角度看,当前美国通胀水平有所回落,但通胀上行隐忧仍存。2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2%,均低于预期,但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1月份通胀数据超预期反弹导致的高基数效应影响。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PCE(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在近期也显示出这样的隐忧。3月28日公布的最新一期数据显示,2月份美国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5%,与市场预期一致。但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PCE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2.8%,高于市场预期的0.3%和2.7%。此外,近期调查显示市场通胀预期出现明显抬升,美国密歇根大学3月份的调查显示,美国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从2月份的4.3%升至3月份的4.9%,为2022年11月份以来最大涨幅,且连续三个月出现0.5个百分点或以上的“异常大幅上涨”。

  同时,美国的关税政策是其通胀走势的一大扰动因素。美国通胀在关税政策影响下,短期内可能存在上行风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FOMC会议后的发布会上表示,准确评估通胀有多少来自关税和其他因素将非常困难。如果最近两个月商品通胀数据持续强劲,这肯定与关税有关。

  而本次FOMC会议发布的SEP(经济前景预测),也将2025年核心PCE通胀中值从去年12月份预测的2.5%水平,提高到了2.8%水平,显示出对关税政策可能会推升通胀上行风险的担忧。在此情况下,美联储在3月份选择暂停降息进行观望,结合鲍威尔对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的表态,预计5月份美联储或继续保持观望态度,以评估相关政策对通胀的影响。

  但是,从经济基本面的角度看,当前美国经济降温的态势已经较为明显。据亚特兰大联储GDP Now模型截至3月18日的预测,2025年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速为-1.8%;此次SEP也显示,美联储官员对今年美国GDP增速的预测中值为1.7%,较大幅度低于去年12月份预测的2.1%,反映出其对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的预期。此外,美国关税政策、政府裁员、债务可持续性等不确定性风险正在累积,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如若美国经济下行压力显著超过美联储预期,其将加快降息。

人民币美元兑换

人民币兑美元

CNY USD
1 CNY0.14 USD
5 CNY0.69 USD
10 CNY1.37 USD
25 CNY3.43 USD
50 CNY6.86 USD
100 CNY13.73 USD
500 CNY68.64 USD
1000 CNY137.28 USD
5000 CNY686.38 USD
10000 CNY1372.76 USD
50000 CNY6863.80 USD

美元兑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USD7.28 CNY
5 USD36.42 CNY
10 USD72.85 CNY
25 USD182.11 CNY
50 USD364.23 CNY
100 USD728.46 CNY
500 USD3642.30 CNY
1000 USD7284.59 CNY
5000 USD36422.97 CNY
10000 USD72845.95 CNY
50000 USD364229.73 CNY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1 CNY

AFNAFN9.795 AFN
ALLALL12.411 ALL
AMDAMD53.730 AMD
ANGANG0.246 ANG
AOAAOA127.865 AOA
ARSARS147.692 ARS
澳元澳元0.224 AUD
AWGAWG0.246 AWG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przz.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2024009985号-3 Mail: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