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新政的特征与争议浅析

  中国货币市场

  特朗普自2025年1月20日开启第二个任期以来,在短短50余天已签发100余项总统行政令,是同期美国史上签发行政令最多的总统。总体来看,特朗普政策呈现出极端化和保守化的特征,引发了巨大争议,美国政治社会的分裂与鸿沟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近期市场震荡折射出对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疑虑和担忧。

  一、新政早期聚焦内政,呈现极端化保守化特征

  截至2025年3月11日,特朗普政府已在50余天内签署了127项总统行政令(含公告与备忘录)。已签署的行政令大部分聚焦美国内政,包括机构改革、经济、移民、气候和能源、医疗健康、教育等议题,占比近90%。目前直接提及中国的行政令主要有4项,主要集中在关税、投资与进口配额方面。

  特朗普新政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较强的行政集权与制度颠覆。目前共和党控制参众两院,最高法院里的偏保守派大法官人数也占优,使总统拥有超越以往的行政权力,特朗普更进一步通过总统行政令绕过传统的国会法案权力机构直接行事。在行政集权基础上,特朗普对政府机构的改革呈现制度颠覆性,尤为引发关注。政府效率部(DOGE)以打破所谓“深层政府”官僚体系、节约政府开支为目标,计划裁员100万名联邦雇员(目前已直接解雇3万人,买断离职7.5万人),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削减政府开支。这种激进的“休克式改革”已引发强烈反弹,涉及70余起法律诉讼及数百场抗议和示威游行。

  二是经济政策呈现鹰派强硬特征。对内强力推进经济结构性转型,希望将美国由消费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对外将关税政策作为促进结构转型的必要手段。尽管激进的政策引发了短期市场震荡,增加了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但特朗普本人和幕僚都表示政策将不受短期市场波动影响。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不担心市场短期“些微”波动,更关注实体经济与市场中长期走势,经济处于戒除依赖政府财政支出的“排毒期”(Detox Period),如果政策适当就会推动经济与市场走高。英国《金融时报》载文称,特朗普经济团队中主张强硬转型的鹰派得到总统支持,而温和派为了确保政治忠诚而选择了保持沉默。

  三是社会治理大幅转向保守化。移民方面,宣布取消宪法赋予的非法移民子女“出生公民权”,在边境部署国民警卫队驱逐移民。教育方面,解散教育部,废除联邦教育监管,禁止“性别觉醒”,推动校园祈祷。宗教方面,强化基督教主导,削减60%的伊斯兰教、佛教教职人员及预算,教材中增加《圣经》内容。社会文化方面,全面逆转多元包容政策,取消“性别认同”反歧视,废除“多元、平等、包容”(DEI)办公室及停止相关联邦政府拨款和支持政策。

  四是对外政策转向单边外交模式。特朗普延续第一届任期理念,上任后即高举“美国优先”旗帜大量“退群”,降低美国政府支出义务成为其重要考量。目前,美国已大幅削减对外援助承诺,取消大部分美国国际开发署援助项目,暂停95%的对外援助,并削减对WHO、WTO等国际组织的资金支持和拖欠经费拨付。同时,威胁退出北约和放弃防务承诺,施压盟友提高国防开支比例和增加对美军购等。美国对外政策的反复增加了国际合作的困难,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贫困等国际公共议题上的资金缺口可能持续扩大。

  此外,特朗普行政令呈现出政治口号与情绪宣泄倾向,政策充要性论证不足,有些政策传递的信号模糊、混乱,有些政策因标准不明导致职能部门难以执行。

  二、政策特征和逻辑分析

  尽管特朗普多项行政令看起来五花八门,但探究其内在逻辑则可反映出相对明确的政策特征。

  一是安全议题泛化,并被置于更高优先级别。白宫网站上将“让美国再次安全”(Make America Safe Again,MESA)和“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并列,政策出台将经济、能源、科技等政策与“国家安全”强行挂钩,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例如《南部边境国家紧急状态令》将移民问题定义为威胁国家边境安全,《国家能源紧急状态令》将《巴黎气候协定》视作威胁美国国家能源安全,将贸易赤字、Tiktok等视作威胁美国国家经济和数据安全,在移民行政令中增设“反政治暗杀特别条款”等。泛化“安全”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国政治撕裂、经济焦虑和党争加剧的现实。

  二是商业思维应用于国家治理。特朗普本人和主要幕僚(政府效率部马斯克、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能源部长莱特、财政部长贝森特、教育部长麦克马洪等)均有商业界经历,其微观体验也折射到其宏观政策中,大量经济政策本质上都围绕增收节支、降低政府债务展开,对外政策表现出明显的“交易性”特征,将其他国家视为相互竞争的同行而不是合作伙伴。因此,特朗普政府无视政府部门裁撤、削减开支、加征关税等对失业、通胀、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等带来的影响,力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资产负债和收支平衡。《纽约时报》、野村证券、前财长萨默斯等认为特朗普政府存在将商业机构减支增收的思维简单应用于国家治理的情况。

  三是政策实施被两党政治的矛盾对立所绑架。综观特朗普第二任初期签署的行政令,大量聚焦内政领域且颠覆前任政府政策,其中有45%的行政令指向对“深层政府”的清洗报复。例如,特朗普上任首日即签署行政令废除了拜登政府发布的67项行政令,全面停止被认为是亲民主党的美国国际开发署运作并冻结美国对外援助,签署《联邦雇员忠诚宣誓令》要求所有公务员声明“从未支持反特朗普运动”并效忠,动用行政令扣押拜登政府通过的《清洁能源法案》《芯片法案》等的拨款。

  此外,特朗普个人“好面子”、维护权威和个人形象驱动其政策易流于表面化、表演化。特朗普延续“网红总统”套路,甚至采用戏剧化方式强化其个人权威和领导成就,用网民互动掩盖其治理真空。《华盛顿邮报》指出其70%的行政令可归为通过极端符号和夸张表态进行情感动员,而非解决实际问题。

  三、影响及前景

  一是美国政治的分裂与鸿沟进一步扩大。美国政界和学界均表示担忧,认为特朗普的施政方式使美国三权分立制度面临失效的宪政风险,认为对所谓建制派、“深层政府”的清洗只破不立,易使行政体系陷入混乱。政治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可能无益于共和党在未来赢得选民,将社会平权、清洁能源、吸引移民等政策大幅改变,不仅引发蓝州极大的反弹,一些政策的极端性还可能加剧两党根深蒂固的分歧,不排除未来会遭遇激烈对抗和反噬。即使在共和党内部,或者MAGA阵营中也存在不同的声音,以马斯克为首的科技右翼与MAGA意见领袖班农、卢比奥为首的共和党建制派也暴露出意见不一、相互攻讦的苗头。

  二是可能冲击经济短期表现和长期增长根基。特朗普激进政策的经济后果呈现出“滞胀+动荡”的复合型危机,加大经济“硬着陆”风险,近期市场悲观情绪日益浓重。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金融市场动荡普遍被视为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能迫使他改变那些在投资者看来至少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害的政策。然而,当前白宫在市场博弈中采取的强硬政策态度,使投资者发现特朗普第二任政府对市场波动的容忍度远超第一任期。近期市场已经将对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的调整等多种因素反映在价格之中,风险指数攀升至历史高位,风险资产定价重构,美股、美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三是美国的全球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受到损害。在国际合作中采取以邻为壑、“交易性”谈判方式,奉行“零和博弈”思维,传递“强权即公理”的价值观,将“价值观同盟”蜕变成“利益团伙”,损害了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的信任基础,加深了二战以来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崩塌的氛围。政策的不确定性抬升全球资本避险需求,2025年2月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创历史新高,部分国家加速减持美债。国际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等被迫考虑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受到削弱。一些智库和专家学者担忧美国缺乏领导全球议程的意愿,恐导致全球治理出现权力真空,削弱世界安全和经济架构,国际社会面临陷入丛林法则的风险。

人民币美元兑换

人民币兑美元

CNY USD
1 CNY0.14 USD
5 CNY0.69 USD
10 CNY1.37 USD
25 CNY3.43 USD
50 CNY6.86 USD
100 CNY13.73 USD
500 CNY68.64 USD
1000 CNY137.28 USD
5000 CNY686.38 USD
10000 CNY1372.76 USD
50000 CNY6863.80 USD

美元兑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USD7.28 CNY
5 USD36.42 CNY
10 USD72.85 CNY
25 USD182.11 CNY
50 USD364.23 CNY
100 USD728.46 CNY
500 USD3642.30 CNY
1000 USD7284.59 CNY
5000 USD36422.97 CNY
10000 USD72845.95 CNY
50000 USD364229.73 CNY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1 CNY

AFNAFN9.795 AFN
ALLALL12.411 ALL
AMDAMD53.730 AMD
ANGANG0.246 ANG
AOAAOA127.865 AOA
ARSARS147.692 ARS
澳元澳元0.224 AUD
AWGAWG0.246 AWG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przz.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2024009985号-3 Mail: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